Tuesday, May 6, 2008

現代重點學習法

以前,老師總愛提醒學生:「記住,要熟習課文,就要重新溫習一次,若一次不夠,勤力一些,溫習夠一百次,沒有不滾瓜爛熟的道理。」 

我會說,這方法是錯的,現代的學習方法,屬於重點學習,集中溫習、研究不懂的地方,找出不懂的地方,慢慢逐步的學習。原來一個研究報告指出,很多學生都會錯用時間,將一半或以上的精力,花在己懂的課題中,而另一半,或者另一小半,才放在不懂的東西上,試問這個時間比例,如果能將不懂的東西學好。

為甚麼會有這個現象?因為學生們沒有動腦筋,老師可能亦沒有湜醒他們,不懂的東西才需要學,己懂的東西,相對不用花太多時間處理,有一個很的例子,就是測驗後的「改正」,老師要求學生重寫錯誤的句子,卻不用他們將好句子抄一遍,就是這道理。

另一個例子是學習一種樂器,或者學習彈琴,若那一段樂曲,我們己懂得彈奏,再進步的幅度是有限的,反之一段不懂的樂曲,反覆練習才能克服及掌握,學習就如彈琴一樣,不能夠一段行雲流水,一段則斷斷停停,這首樂曲焉會動聽?

這帶引到第二個原因,是學生們在學習時怕因難,遇到因難則逃避。好逸惡勞是人之常情,捨難取易亦然,當學生遇到辣手的課題時,他會選擇逃避,他在學習及溫習時,會不期然避開那些艱深的課題,及之己熟習的便郎郎上口,熟上加熟。

再說一次,己懂的地方不用花太多時間溫習,不懂的地方要加倍努力。道理很簡單,因為前者易,後者難,難的東西自然要多花時間研究,才能修成正果。我建議學習時間的分配,至少是「八十、二十」,八成的時間花在不懂的地方,上兩成才留給己懂的東西,甚至九比一。

若我說,己懂的東西不用學,你一定會說,這邏輯大家也懂,不用多費唇舌,但若我補充下一句,不懂的東西才學習,你學得邏輯又如何?合不合理,學生們,若你能掌握這個道理,在繼後的學習路上,一定會較為順暢,較為平坦,也不再害怕因難。

又列舉另一個例子,作為本文的終結,很多人在學習中文打字時,都會半途而廢,為甚麼,原來不同的中文字,一共有一萬三千多個,其中只得三份一是容易拆碼輸入的,初學者遇到因難,覺得不是味兒,不懂得針對問題,便放棄了,如此豈不可惜。

No comments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