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ednesday, December 16, 2009

小學生英語水平如英童31/12

最近我校的小學部,引入了一項「網上英文能力測試」,供校內小三及小六學生應試,得出的結果令人雀躍,校內100名學生接受測試,平均成績良好,英語能力與英國當地同齡學童相若,也不遜於香港區的學生,可見本澳小學生的英文水準達標。

測試是參考自香港天主教教區學校聯會,早前與英國杜倫大學合作,引入的「網上英文能力試」(INCAS)供教區小三、小六學生應考。天主教聖安德肋小學70多名學生首度應試,大部分應試學生英語能力,與英國當地同齡學童相若,英語單字理解能力,更勝英國小學生,但串字方面則較弱。

英國杜倫大學設立的「網上英文能力試」(INCAS)分為五個部分,包括Word Recognition(單字辨認)、Word decoding(單字理解)、 Spelling(串字)、Reading(閱讀)及Comprehension(閱讀理解),測試目的是要跟英國的同齡學生比較英語水平。

天主教區小學推行英語環境教學多年,師生溝通以英語為主,將軍澳天主教聖安德肋小學也是其一,報考(INCAS)的70多名同學成績參差,即部分試卷稍勝英國學童、部分則較弱,但相差不遠,多為數月至1年。

負責評估事宜的學務主任滿意成績,又稱成績反映學生單字解碼的能力較高,原因是學校有教授英語拼音,每個學生都會懂得,故在單字理解方面較佳,聽到一個英文辭彙的讀音,即可選出串法正確的答案。

參與評估的香港小六學生之一林德安今年11歲,在5份試卷中4份成績更勝英國學生平均,其中單字理解能力,相當於英國11歲8個月學生水平,林德安尚說得一口地道英語,自覺全靠懂得拼音。他指出,平日若遇上外國人跟他談話,他亦樂於回應。

成績亦跟英國學童相若的另一名小六學生任錦恒則笑言,初升讀小一時,很怕說英文,見到外籍教師更會即時閃避,但受學校的英語環境薰陶,慢慢習慣以英語溝通,更對英文產生興趣,現時喜歡與老師以英語閒談。

參與INCAS考核學生需輸入年齡,電腦繼而提供合適的試題供學生作答,答對會加深難度,答錯則將深度遞減。系統會分析學生的水平,相等於英國哪一個年齡的學生水平,例如﹕答題的港生是11歲,成績-0.5,即英語水平低於11歲的英國學生。成績+1即是更勝英國同齡學生,相等於英國學生要12歲水平。

Friday, December 11, 2009

嶄新家長日

今年的家長日,學校採用了新措施,就是由個別接見,改為同一班學生家長,集體聆聽班主任匯報,而匯報中不設立個別評論,並在會後設立發問與交流時間。這次改變,由數學科文老師提出,事前經過數次會議策劃及通過。

匯報內容包括各科成績,該班同學在學習上遇到的問題,解決的方法。學生整體的優點與缺點亦提出,作為參考。會後設有發問及交流時間,極為互動,令到家長們有投入感覺。家長會於下午二時舉行,至四點鐘左右結束,期間一氣呵成。

老師們的反應如何?至少同一話題,不用個別重覆三十多次。且以往需要一口氣接見三十位家長,以每位十分鐘計算,是三百分鐘,等於五小時了。由早上九點三十分開始,至十二時三十分午膳,下午二時至五時繼續,是足以令人筋疲力竭,還有聲嘶了。

以往因家長日關係,學生需要停課一天,現在則上午正常上課,下午才停課半天,學生所受到的影響減到最少。有家長甚至提出建議,何不因利成便,先在上午下課後,在午膳時間,在學校飯堂來一個午餐聚會,作為熱身及聯誼一下感情。

部份學生若出現個別問題,老師會彈性處理,事前約定該生家長留步,個別接見,從詳計議。這等特殊個案,只佔整體學生不足兩成,即五至六個學生左右,以每個學生家長十分鐘計算,剛好是一個六十分鐘,和時事特輯時間相若。

這樣的安排,是充份利用時間,家長們不用舟車勞頓,為了十分鐘的接見而跑到學校,雖說是重質不重量,也是有點浪費的感覺。尤其是班中「平凡」的分子,無咎無譽居多,勉強找一些話題,真的很困難,作為老師的,不能對家長說一聲一切安好,便跟著說再見。

匯報一小時很快便完成了,大家都有些意猶未盡的感覺,家長們之間,因為同坐一條船,及在討論時段上互相交流,起碼也互相有個認識,有些家長,本身已是舊校友,或者是因為子女關係而早已稔熟,如此會上氣氛更加融洽。

至於十分鐘的個別接見部份,可保障一些學生及家長的私隱問題,不會作出公開討論。而個別家長若主動提出,亦可獲安排接見,因為有些問題可能是在家中發生,家長倒轉頭來想和老師研究,不會因新制度而失諸交臂,事實上若遇有問題,學校是歡迎家長隨時約見的。

今次嶄新家長日的事後感想,個人認為是頗為成功的,除了有新鮮感之外,節奏亦簡潔明快,從家長及同事們的反應,也有相同的感覺,估計在將來的日子,也會再次採用。嶄新家長日是一個新嘗試,當然傳統的個別接見亦有其本身價值,始終有一些新的衝擊是好的。

個案研究:媽媽不肯出席家長日

啟發起文老師構思嶄新家長日,是由去年一個校中個案引起。上年春節假期之前,學校派發了成績表,緊接而來的便是下學期開始,以及家長日。文老師班中其中一位學生國源,在中期考試的成績,出現了幾科紅字,因此連日來都悶悶不樂,國源更私底下對他說,他的媽媽不願意出席家長會面,令到他的情緒十分低落。

文老師明白國源母親不肯出席家長會面的原因,是害怕學校的責怪,認為沒有面子,再加上國源的家姐,是一名優異生,比對之下,國源母親更不習慣,他了解到她的感受,是她不明白家長日的意義,並非責罪任何人,而是要找出毛病,對症下藥。

國源不知道怎樣處理,文老師也沒有處理類似個案的經驗,但他決定親自致電國源母親,告訴她家長日的正確意義,不在責備而是改進,並邀請她出席共同商討對策。為了減輕國源的壓力,他也安慰國源不用擔心,只集中精神溫習功課便好了。

很明顯,國源的母親是有壓力,卻不當地將壓力加諸於她的兒子身上,令到事情更加糟糕。在壓力之下,大部份人會比之前表現更差,只有小部份人可以表現得更好,在學生身上來說,能妥善處理各種壓力者,真的如鳳毛麟角。

至於我本人,我會從學生的表現中觀察,他是否出現壓力的徵兆,成績倒退會是啟示,此外如表情上緊縐的眉頭,憂鬱的眼神,對話間答非所問,胡言亂語,以及身體語言的反應遲鈍等,總之有過分緊張的行為,或容易疲倦者,皆要減壓處理,至於嚴重程度,因人而異。

我認為國源的案例,加重壓力並非良好方法,反而要將步伐減慢,按步就班的處理問題。教導他應付壓力的方法,其一是不要臨渴掘井,在平時要未雨綢繆,否則在考試前才發力衝刺,壓力便會飄升,應付不好的話,隨時產生問題。

其二是化整為零,將要處理的事情分階段處理,譬如說十個課題,可訂立時間表,分為十個星期學習,而非囫圇吞棗,填鴨式教育的後果,只會令成績更差,而在他未完全適應前,勉強加重其負擔,後果會是適得其反。

當然有人能夠給予幫助及分擔,亦能將壓力抒緩,我會以自己的減壓方法,與學生分享,就是將需要處理的事情,用記事簿寫出,並按重要性排列,急事優先處理,避免了掛一漏萬,又在每晚臨睡前,列出翌日要處理的五個項目,不要將疑慮帶到睡床上,影響了休息時間。

Saturday, December 5, 2009

最健康的職業17/12

早前我校一位老師,在開學三個月之後辭職,原因是想休息一下,然後才決定未來去向。因為在任教多年之後,開始感覺這工作太辛苦,壓力亦太大了。她恐怕自己的身體及精神負荷不來,故及早遞交了辭職信。

對於她的辭職,一時之間,同事們也有點洩氣。自從校方改了全日制之後,教師的工作時間延長了,比以往增加了兩至三成不等,這是一個很高的百分比。其次在學科細分了之後,科目變得多了,工作上亦隨之變得複雜,此兩點反映到,在質與量方面,對教師的要求加重了。

但最近看報,卻予我很大的鼓舞。這是英國一個醫療基金,對全國3000名不同職業人士進行的調查,,結果顯示,生活模式最健康者,以廣告營業代表居首,他們每周平均只抽9支煙和飲6支酒。而居於第二位者,正是我的職業,就是教師,至於第三至五位者,分別是人力資源助理、會計師及律師。

至於最不健康的職業中,負責烹煮佳餚的廚師,竟然排於首位,原因是廚師比一般人,吃更多垃圾食物和快餐,而且煙酒過多。第二位的農夫,同樣讓人感意外,他們上榜,也是因為經常抽煙和吃零食。第三至五位的電工、保險從業員及建築工人,上榜的原因也類似。

這是英國所進行的調查,得出上述令人意外的結果,各地生活風俗不同,在澳門,當然或許會稍有分別。但我認同教師排列的名次,兩地的分別不致太大,因為為人師表者,大部份都會以身作則,示範一個健康的飲食及生活模式。

英國廚師每周平均進食12包薯片、朱古力、餅乾等零食,至少吃一頓快餐或外賣,同時會抽58支煙和飲8支酒。至於緊隨其後的農夫,平均每周則抽51支煙和吃14包零食。調查顯示,英國人平均每周吃11包零食、一頓快餐或外賣,飲6支酒,以及每日抽3支煙,每周運動2次。

調查又發現,從事部分職業的人士,生活模式相對健康,其中以廣告營業代表居首,他們每周平均只抽9支煙和飲6支酒。部分職業可能讓人的飲食較差,而且抽很多煙,對從業員的生活模式,造成負面影響。除了食物之外,運動的次數也是舉足輕重。

這個調查,主要以抽煙、飲酒及零食,作為健康的指標。我既不抽煙,也不喜歡飲酒,只在備課及寫稿時,偶爾吃一些等薯片及喝檸檬茶。我認同大家應嘗試令生活變得更健康,因健康的人會較開心,生產力也會更高。